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 移动阅读和传统阅读(大家比较看好哪个移动电子书阅读App?为什么?)怎么可以错过, 正文

移动阅读和传统阅读(大家比较看好哪个移动电子书阅读App?为什么?)怎么可以错过,

来源:奋发图强网   作者:时尚   时间:2025-10-25 22:27:35

这是移动阅读移动阅读我前几天写的关于iPhone上几个电子书App的对比,因为是和传好事先写的博客,所以不会特别切题原文中图片较多,统阅都贴过来太长了,读大电书想看图片的家比较可以去博客看原文链接:电子书平台对比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及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电子书也慢慢发展起来,错过目前iOS平台上电子书类App有Kindle、移动阅读移动阅读iBooks、和传好当当读书、统阅多看阅读、读大电书豆瓣阅读、家比较唐茶、错过京东读书、移动阅读移动阅读网易云阅读等几个。和传好

下面以一个中度用户的统阅身份介绍对比一下这几个电子书平台其中有几个App只是体验了下,所以见解不会很深,这些App也都是在iPhone5上用的,iPad和安卓平台都没有尝试过Kindle1.首先要说的是kindle的排版很差,是我用过的有电子书里面最差的!

看到这种排版我都无力吐槽了这种排版肯定不是为手机设计的,但为什么不做适配,有没有调查下手机Kinde的用户有多少?大部分书都是全篇只有一种字体,还不能更换,基本上跟纯文本文件没什么区别还有就是有些出版社的商标、罕见字都用一个很模糊的截图来显示,感觉完全没有用心做。

甚至《七周七语言》书中的代码也是这样!要是我做电子书,我肯定会把书中的代码搞成等宽字体且高亮显示电子书的优势你不发挥就算了,还搞得体验不如纸质书这本书本来还是想买的,但知道它排版这么差后这本书送我我都不要,看了影响心情。

2.Kindle的封面做得很差,有些书(大多是免费公版书)的封面直接写上书名和作者再配个底色就完了,很像软件自动生成的,总给人一种很粗糙的感觉关键是这样的封面还不是全屏的,上下都有些留白!另一些书的封面则是纸质版的照片,而且有的照片还不是正面的,非要把书脊给照上,比如韩寒的《我所理解的生活》。

可能是Kindle里面很多书是电子化的已有的实体书,想尽可能地接近实体书,但这绝不应该成为他们排版如此之差以及封面粗制滥造的原因3.Kindle电子书没!有!目!录!这个是我最不能理解也最不能忍受的!严格来说Kindle是有目录的,但它是要先跳到目录页,然后再通过超链接跳转到我想去的章节!。

这还是纸质书的目录好不好?我要的是电子书的目录:有个菜单一打开是专门的目录页,按层级排开,可以一直往下翻最不可理解的是:a.用Kindle看个人PDF文档就能支持真正的电子书目录;b.用PC上的Kindle客户端打开买的电子书也能使用电子书的目录 ;c.在手机上看买的正版书不能用目录。

亚马逊到底在闹哪样?完全看不懂加个目录不是什么技术难题吧?就算是,PDF的能做,你们自己定义的格式就做不了?另外看个人txt格式的文档能改字体,但看买的书就不能,真让人怀疑正版和盗版书哪个才是亚马逊的亲儿子。

4.Kindle电子书不?支?持?搜?索?不支持目录,又不支持全文搜索,你还好意思跟我说你是电子书?这个搜索到底有多难做?我都怀疑是亚马逊做电子书诚意与态度了,到底有没有把电子书当成你主要业务啊!看界面Kindle是打算支持搜索功能的,但现在还没有实现,因为搜索按钮都已经那儿了,就是不能点。

5.不支持分类管理我现在Kindle中四十本书已经显得很乱了,要是真的几百本书我怎么快速找到我想要的那本,非得用搜索吗?个人认为如果支持分类管理则可以显得一个人买的书比较少,再买其它书的可能性也比较大6.没有页的概念。

Kindle中电子书的进度只有一个莫名其妙的数字,它不是字数,也不是页数比如说《怪诞心理学的》的最大位置是3603,我现在看到了3254,这是什么概念?你大可以算一下总共有多少屏,认为是多少页虽然这个页数与。

纸质书的不一样,但至少可以让读纸质书习惯了的人有一个过渡,很多其它App都这样做了,Kindle偏不其它细节上体验不好的也有很多,如:列表模式时默认以书名第一个字的拼音排序,买的书识别不了拼音但个人文档可以–正版书又一次躺枪;下标功能不好用,有的书能跳转到章节后面,有的书根本就不能跳转,就算能跳转的体验也不好,链接太小,很难点到——下标如果能做到点击时直接在当前页面展开,这体验多好啊;图标视图下不显示书名和作者,虽然一般的书封面都用大号字写着书名,但有例外的,而且有的书封面颜色设计的问题,导致很难看清书名。

Kindle并非一无是处,它最大的特点是简单、纯粹、干净,这也是我比较喜欢它的一个原因它的定位很清晰,就是一个阅读工具,用Kindle的App无法买书,只能在亚马逊网站上买了以后同步过去这样一来Kindle上没有什么杂七杂八的卖书页和活动页等内容,所以你打开Kindle只能看书,其它的什么都干不了。

Kindle有些细节体验还不错,阅读背景可以换成浅褐色的,这个颜色很适合长时间看书,眼睛不累;阅读界面很干净,没有页数与章节名显示,不干扰看书;阅读界面点击右上角加书签,点击右下角锁屏;模拟翻页效果很好;看图片格式的PDF文档时它有显示优化技术,使得文字比较清晰。

尽管体验做得差,但Kindle对用户反馈还是比较重视的,我反馈过两次问题,两个小时以内就有人给我回复了,虽然完全没有帮助,但态度可嘉虽然现在Kindle电子书还不是很多,http://Amazon.cn。

上只有4.8万本,但亚马逊的影响力大,有实力和出版社谈,它的电子书会充实起来Kindle的口号是把所有的书都电子化,这个目标有点长远,个人认为所有书不太可能,大部分书电子化还是可以实现的Kindle是有希望将电子书做大的,他们以卖书起家,图书方面经验多、资金雄厚、技术储备强,还有自己的硬件,但他们硬是把Kindle的App做成渣了。

甚至PC版的Kindle体验更差,基本不可用,我都懒得吐槽了这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多半是因为大公司病,处理事情僵化,市场反应慢,效率低下,用户体验重视不够,对互联网企业而言这不是好现象亚马逊的反应到底有多慢,到底哪个版本的Kindle才能把搜索和目录加上,到底什么时候才能有更好的排版,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综合评价:★★ 本来想鞭策他们一下给一星的,但考虑到他们把Kindle做得很干净,Kindle上的书也是最多的,还是给两星吧iBooks用iBooks下过几本免费的,但没在上面看完过一本1.它的书源太少,而且大多数是经典文学名著,也没有国内的书,而且iBooks上的书都是免费公版的,可能是因为我使用中国区的账号注册的iTunes,不能买美国区的书。

当然以苹果的实力与影响力,如果进军国内市场估计还是能和亚马逊有一拼的2.排版比Kindle好很多我下的一本日语书还是坚排的,要从右向左翻页,完全模拟了纸质书的效果,这个要赞一下不过和Kindle比排版就算赢了也没什么光彩的。

3.iBooks的封面也很差,比Kindle好不了多少很多书就是蓝底上写个书名与作者就完事,因为我下的是免费公版书,所以连个出版社名都没写,更别说有什么封面设计了4.iBooks有目录,也支持搜索,也有页数的概念.。

综合评价:★★★ 体验不错,但没进入中国市场,否则还是很我希望在国内做大的当当读书用当当读书看过一本书,所以对它还是有点感觉的1.当当读书很丑,从App的图标到主界面到阅读界面都丑2.它把买书、读书放到一个App里面,这个也不能说好与不好,我不喜欢这样,我看书的时间要远远大于买书的时间,不想让买书的那些东西干扰我看书。

买书可以去当当网买,没有必要在阅读器里面买而且用当当阅读买走的是App内购,苹果是要抽成的,不知道当当有着自己的电商平台还要在这个地方让别人咬一口蛋糕当当很过分的是它在主界面上方放几个热卖图书的广告,让人感觉它就是要卖给你书而不是为你提供阅读服务。

3.当当读书的行间距和字间距设计的有问题,字显得很稀,也没有地方能调整但它的字体是能设置的4.提供了很多五种阅读背景,但没有一种是我喜欢的电子书的背景是要长时间盯着看,谁会把这个背景搞成藏青色的?怎么不搞成大红的,看起来还喜庆。

Kindle除了黑白外只提供浅楬色一种选择,应该是他们研究过很多才选择出来,要直接给用户他们想要的,而不是给他们很多种他们并不想要的选择5.支持图书分类功能,没有全文搜索,不能标注,可以插入书签另外当当推出了。

都看阅读器,没用过,不知道体验如何,但个人不怎么看好现在Kindle已经入华,都看无论平台还是硬件当当都拼不过亚马逊,而且估计电子书硬件也不是说做好就能做好的综合评价:★★★ 当当读书的表现只能说中规中矩,勉强给个三星吧。

多看阅读多看阅读基本上是最所有电子书里面最体验最好的了它的App做得看起来很眩,很流畅,排版也是所有电子书里面最好的,这个要真心赞一个该上图的时候上图,该加粗的时候加粗,该宋体就宋体,该楷体就楷体其它电子书该有的功能都有了,不再另说。

但它同当当一样把书评、买书、阅读都放在了一起,所以显得有点乱,最致命的是他的书源太少了才这么多书,要想打出名堂来还是有点难多看没有自己的电子书硬件,但它为Kindle推出了多看系统,并且能向多看系统推送图书;多看论坛上也有很多盗版的mobi格式的书,这些都曾经给多看带来了大量的用户,但感觉这些都不是正途,短期吸引用户还可以,终不是长久之计。

Kindle入华对多看冲击应该很大,以后买Kindle刷多看系统的人肯定骤减综合评价:★★★★ 用户体验大赞,但一方面商城阅读混一块有点杂,一方面平台小,书太少,如果平台能做大绝对是五星豆瓣阅读豆瓣阅读比较另类,它靠着豆瓣大平台,应该主要搞原创的,但也电子化一些纸质书,比如最近在推的古龙系列。

1.原创作品品质很难保证,我在豆瓣阅读上看过原创小说《你去死吧》,感觉一般,但既然选择了原创这条路,希望它还是能走下去,能走出不同的风景2.不支持标注与做笔记,只能通过豆瓣广播分享本页不知道它为什么这样做,有时候我就想标注一句话怎么办?。

3.购买和阅读也放在了同一个App里,不过豆瓣这个做的还好,没显得App很乱豆瓣的购买也走的是App内购流程4.其它体验感觉还好,排版不错,也比较美观,有目录,不能搜索,不能分组,不能修改字体个人认为豆瓣阅读和豆瓣笔记可以合起来,这两个本来就应该是同一个东西,刚好可以看完书以后写笔记书评。

无法理解的是iPhone5都出快一年了,豆瓣笔记的分辨率还没有适配iPhone5的分辨率,就凭这一点我就想把这个App给删了我怀疑豆瓣笔记的项目已经下马了,要不然也不至于反应这么慢综合评价:★★★ 比当当要好一些,但不及多看,期待能在原创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好

唐茶又名字节社,不知道为什么它起唐茶这么奇怪的名字唐茶号称是中文世界最好的电子书商城,虽然它的体验做得也不错,但这么说还是有点自夸了1.唐茶很简洁,和Kindle有得一比,它也把购买和阅读分开了,买书只能到网站上去买。

2.不支持全文搜索,他们很注重体验,搞不懂为什么不支持3.支持目录和书签,但不支持标注,字体转换4.能简繁转换,能朗读,这两个是比较特有的功能5.书太少,应该是因为人力有限,制作速度太慢6.其书普遍偏贵,它的定价体系和App一样,有六块、十二块、十八块、三十块等几个价位,偶尔还有一块钱的,但很少。

一些公版书在Kindle等其它平台上都是免费的,但它还要收六块钱,个人感觉在国内这种环境下竞争力不大可能是因为它排版好,制作成本高,而盈利压力又大,所以定价高了唐茶是很小一个团队,两年前才十个人不到,现在人团队应该扩张的比较大了。

它们还是比较悲剧的,用了tangcha.tc这个域名,连http://tangcha.com都买不起,而这个域名还在公开转让!唐茶最新出的独家首发的《字体故事》定价六十八块!不过看了他们发的博客《字体故事》制作手记后,感觉这个书卖六十八块钱也值,最起码他们在很用心的做这本书。

这本书涉及了二百多种字体,要想在一个设备上预装所有的字体是不可能的,所以他们使用了图片来解决用图片时他们也考虑了各种问题:微调,可选中复制粘贴,换行,字号改变,夜间模式等,态度瞬间爆出kindle几条街,这本书要在kindle上出,估计通篇都是模糊截图了。

唐茶下载App时送了一本书,但是它商城上竟然没有免费的电子书可供体验,这个可能不太能吸引新用户,一上来就要先交六块钱买本书才能看到效果,估计很多用户都没兴趣了另外唐茶也比较喜欢出单行本,单行本可能是有些方面的体验会做得好一些,但我还是喜欢将书统一管理,也不想因为这个装太多App。

推出单行本还要App Store审核,发布周期会慢些,苹果也会从中抽成,所以他们现在已经不出单行本了唐茶的品牌也没有统一,到处自称字节社,搞得用户容易认知模糊,你到底姓唐还是姓字?综合评价:★★★★ 排版出色,很有潜力,如果平台能做大就是五星了

京东读书电子书只是京东商城的一个类目,只是一部分业务而已,而且感觉他们对电子书的重视程度也远远不够,比不上亚马逊可能是他们自觉得就算追也追不上亚马逊了,还不如不做无用功虽然电子书只是京东类目扩张的产物,但最近京东的势头如日中天,用户量和曝光量都很大,京东读书还是会有些用户的。

京东阅读的功能:有目录,有书签,不能全文搜索,能分类管理,不能改字体,不能标注,不能选中复制文字,不能做笔记综合评价:★★ 没有用心做,所以差强人意网易云阅读定位不清晰,既能看资迅,又能看书,还能收邮件,你以为你是Emacs啊!怎么不干脆把网易所有业务都放到这一个App里。

看资迅的看书是不同的东西,不能用一个App来承载,看资迅是用碎片时间,偏休闲娱乐,而看书则比较正式,而且时间一般比较长,不能因为两者都是阅读就要把它们放一块这个App另一个恶心的是方是他把推广的书和用户的书混放在一起,而且这些推广的书都很让人无语,很多心灵鸡汤类的。

推广的书与自己的书唯一区别就是它有一横条上写着点击下载,你一点它就成你的书了,这种强奸用户的做法亏他们能做出来听有人说网易云阅读很多书都是盗版的,有些书如《重口味心理学》在其它平台都是要钱 ,但在网易就是免费的。

但感觉网易这么大的公司也不至于搞盗版,口碑差不说,法律风险也很大另外他们平台上的书质量太差,有很多网络小说综合评价:★ 定位不清晰,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个东西,其它功能也就不用考虑了没有一个五星的,很遗憾,我想要的最完美的电子书还没有出来。

总的来说,唐茶与多看体验做得最好,平台小、书少也是他们最大的软肋;当当与豆瓣体验次之,平台还不错;京东体验稍差,平台也不行;iBooks虽然在欧美市场抢占了不少份额,但它没登录中国,国内用户基本上也不用怎么考虑了;网易云阅读不考虑;Kindle有些细节体验做得好,有些很差,我对它期望最大也失望最大,但它的平台是最好的,而且亚马逊也是电子书领域实力最强的。

电子书还处于起步发展的阶段,所有平台书都不多,未来还充满未知数,体验不好的话可以再做,但平台则没有那么好搭建了,所以平台最强大的Kindle才最有可能成为电子书领域的王者

标签:

责任编辑:综合

全网热点